红里螺和香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海螺
海螺,红里螺,香螺,红里子,刺螺……如果提起这些名字的时候你能否分得清这些东西到底哪个是哪个吗?特别是每当网络中或现实中有人拿起一个“红里螺”说这个海螺如何如何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一大群人出来纠正:“这不是海螺!这是红里螺!香螺才是海螺!红里螺哪有海螺好吃!”
如果论口感和味道,红里螺与香螺相比的确要稍逊一筹,而且二者之间在价格上也相差了将近一倍。平时在海鲜市场里,红里螺与香螺相比数量要多一些,这大概是因为红里螺的价格更加亲民,而且产量也较高,所以比较多见。
这两种常见的螺具体有哪些异同点呢?
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螺的特点。
一,分类地位
1.红里螺
红里螺学名 脉红螺,俗称:红里螺、红里子、海螺、刺波螺等。
它属于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骨螺科、红螺属、脉红螺。
脉红螺的贝壳贝壳大,略呈四方形,壳质坚厚,螺旋部稍高起。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在肩角上具有角状突起。壳色黄褐,具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有角质的厣,核位于外侧。
脉红螺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其中黄、渤海在黄渤海沿岸分布较多,属于在海边很常见的种类。

脉红螺(红里螺)

脉红螺(红里螺)

脉红螺结构图
2.香螺
香螺的学名 香螺,又叫响螺,俗称:香螺、海螺、金丝螺等。
它属于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蛾螺科、香螺属、香螺。
香螺体型较长,贝壳圆胖而厚重,整体呈长双锥形,有八个螺层左右,在壳顶的第一个螺层甚小为胎壳,以下逐渐增大,而以体螺层最大。各螺层间有缝合线区分开来,螺层外貌为谷仓形,因此螺层的肩部很明显,而具有多个扁三角形的突起。贝壳颜色为肉色,表面有土棕色,绒布状感觉的壳皮,具有角质的厣。
香螺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尤以辽宁、山东、台湾等地产量最高。

香螺

香螺
二、脉红螺和香螺哪个好吃?哪里不能吃?
我们平时吃海螺的时候几乎都要把海螺的“脑”给去掉,因为都说海螺的“脑”不好吃,有怪味而且吃多了会头晕甚至恶心。
海螺的这个“脑”到底是什么?
这个东西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
但也有不少人平时吃海螺的时候就经常不把海螺“去脑”,一是因为嫌麻烦、二是因为吃进肚子里之后也没见那么大的反应,既没头晕、也没恶心,这可能是因人而异吧。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海螺的“脑”,那就从海螺的内部构造了解吧。
以脉红螺为例:

脉红螺消化系统构造图

脉红螺消化系统解剖图
如果严格来说,海螺身上有三个地方不好吃:唾液腺、鳃下腺、食道腺(也叫勒布灵氏腺)。
唾液腺和食道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海螺脑”,鳃下腺就是海螺的那条看似深绿色的“辣筋”。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海螺的唾液腺,唾液腺可以分泌消化酶和一些酸性的黏液,可能就是唾液腺以及这些黏液的共同作用会让人们食用之后产生某些不适感。
如果解剖图看着不是很直观的话,那就看一下实物解剖图吧

脉红螺唾液腺(图片自 旋律酱)

脉红螺鳃下腺(图片自 旋律酱)

脉红螺食道腺(图片自 旋律酱)
从上面这几张图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海螺的内部构造,并且能清楚地看到究竟哪个部位不能食用。
三,红里螺和香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海螺
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每当有人拿起“红里螺”说这个海螺如何如何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一大群人出来纠正:“这不是海螺!这是红里螺!香螺才是海螺!”
其实把红里螺和香螺都叫成海螺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两种螺都出自海水,所以叫海螺没有任何错误。但可能是因为很多地区的习惯性叫法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把香螺称为海螺,把脉红螺称为红里螺,以此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口感、身价等因素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印象吧,所以对海螺这个种类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也就是只有香螺才配得上海螺这个名称,其他的种类都要靠边站。
四,古时候脉红螺居然还能被作为“染色剂”使用
相传有一种染色剂叫“螺紫”,这种染色剂就是从某些骨螺科的螺类鳃下腺中提取到的,而且在古时候这种染色剂非常昂贵。公元前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提取和染色的技术。但从螺类身上提取到的染色剂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
在古时候这项染色技术不光外国人能掌握,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当然也能掌握。
《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就有如下记载: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齐桓公与管仲
从这则寓言故事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就喜欢身着紫衣,而当时齐国所处的位置正是山东半岛的东北部,正是出产骨螺科脉红螺的海区。而文中“吾甚恶紫之臭”也印证了用骨螺类鳃下腺作为染色剂而产生恶臭的事例。

不同螺类提取到的颜色
结语:时间和水平的原因,有关红里螺与香螺之间的关系先说这么多,至于二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海螺”还是仁者见仁吧。本文就不讨论这两种螺的吃法了,这个还是大家更有发言权。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本文分类:家常菜谱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10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2-06 04:11:22
- 本文链接:https://www.hsyu.com.cn/caipu/kb5NnBbN4Q.html
- 上一篇 > 皮蛋瘦肉粥做法简单又美味,但糖尿病人最好少喝,热量高适合孩子
- 下一篇 > 烤箱做面食的家庭做法分享:又一个神奇做法,一碗黑米5个鸡蛋,个个粘糯鲜香,好吃到爆
-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容易伤人气阴,保健中药宜选用清淡解暑、益气生津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或太子参、北沙参、党参)、扁豆、莲子、薏苡仁、茯苓、绿豆、砂仁、金银花等。西洋参莲子茯苓砂仁推荐养生药膳参金冬瓜汤——扶助正气、清热解毒原料 冬瓜400克,火腿100克,太子参30克,金银花10克,葱花
-
“体质”一词在我国文献记载中出现较早,三国时期《周易略例·明爻通变》曰:“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唐代初年史书《晋书·南阳王保传》载有:“保体质丰伟,尝自称体重八百斤”。明代医家张景岳以“气质”而论,清代医家徐大椿则“气体”、“体质”合用,尤在径则言“气体”,华岫云始直称“
-
榨菜丝是咸的,无需放盐,只需调入少许生抽调味即可.材料准备榨菜:适量鸡蛋:3个蒜头:适量生抽:适量食用油:适量做法1、备好材料.2、榨菜洗去菜汁,蒜头剁成沫.3、热锅凉油下蒜头爆香,放入榨菜丝炒2分钟.4、调入少许生抽,炒匀.5、打入鸡蛋.6、拨散鸡蛋,与榨菜丝一起煎熟.7、翻炒均匀,关火,美味完成
-
哈哈哈哈,有些人为了喝奶茶,真的是什么瞎话都编得出来。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有些东西,越是得不到,就越想拥有。比如我,平日里也没多爱喝奶茶,但最近因为没法出门买,反而疯狂馋起这一杯。今天,菜菜就来造福大家,教你们自己在家做奶茶!其实相比去网红店排队,我一直都更建议大家自己在家做奶茶。外头卖二三十一杯的网
-
很多时候我们吃的章鱼都是经过处理好后包装出售的速冻产品,但是活的章鱼处理很多人束手无策。那么,章鱼怎么处理?章鱼怎么杀?一、章鱼怎么杀章鱼因其有8个腕足,又名八爪鱼、八带鱼,台语称为“TAKO”,源自日文的“タコ/蛸”。大部分的章鱼都生活在海底的洞穴内,所以刚买回的章鱼都粘粘乎乎的显得脏。本身没什么
-
辣味海螺酱汁;幺麻子藤椒油30克,白糖70克,海天蚝油100克,美极鲜辣汁150克,以上所有料混合一起搅拌均匀,制作过程;小海螺十斤,香葱100克,姜片50克,花雕酒200克,将海螺放入开水内,加入香葱,姜片,花雕酒煮至熟透拉出冲凉,将海螺肉挑出放入酱汁内浸泡即可。
-
都说一座城,一个味。每个城市都有专属它的特色美食,不管城市大小,总有让人魂牵梦绕的家乡特产小吃,即使你身处远方。作为一个福建人,能代表的自然是福建特产美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12种福建特色小吃,福建省各个城市的都有,如果你来福建旅游,照着攻略吃个遍也算不枉此行了。这12种福建小吃,你都吃过几种呢?没有
-
猪尾巴如此做法吃不够,营养解馋,美容养颜,咬一口满嘴胶原蛋白俗话说,猪的周身全是宝,猪身上几乎所有部位都能够被做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就连猪尾巴都可以食用,猪尾巴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美食。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对皮肤组织有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对美容效果很不错,吃一口满嘴的胶原蛋白,非常有嚼劲。今天休息去
-
准备材料:腊肉,野葱,生姜,小米辣。1.腊肉洗干净后提前切片泡水,把腊肉泡淡。或者洗干净后切片放水煮10分钟左右,把咸味煮一部分出去。野葱洗干净备用。2.锅内放少一点油或者不放油,主要看腊肉肥不肥。锅热后倒入腊肉和生姜,把油炼干。3.腊肉快要煸干时,加入小米辣一起煸,把辣味煸出来,不吃辣的可忽略。辣
-
榨菜肉丝汤:主料:猪瘦肉100克。配料:榨菜50克。作料:酱油、香菜或韭黄各15克,盐水5克,料酒10克,味精1克,鲜汤3勺。制法:①将肉切成细丝,放入碗内,加入凉水100克泡住:榨菜洗净,切成细丝。③锅放火上,添入鲜汤,汤沸时将肉丝同水一起倒入锅内,用勺将肉丝打散。待肉丝收缩,用漏勺捞出,同榨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