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适合中国人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一日三餐,你需要这样调整

发布时间:2024-11-23 08:26:00 浏览量:10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行为,吃得科学、合理还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助力健康与长寿。为了让国人吃得更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相比于2016版,它又有哪些变化?怎么吃饭更健康?

01

六大准则变为八大准则1.谷类为主,合理搭配更加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即食物种类和重量都需合理化。通过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颜色和口味搭配等方式,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适宜,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满足营养需求,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具体来说,需要做到四点:①坚持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

②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果、禽畜鱼蛋奶和豆类食物。③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④每天摄入谷类食物 200~300g,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g;薯类 50~100g 。2.更强调“多吃全谷”在“多吃蔬果、奶类、大豆”的基础上加入“全谷”,强调了全谷物摄入的必要性。

与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 B 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降低肥胖、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日常应该将麦片、藜麦、糙米、荞麦、燕麦、大麦等加入到膳食中。

3.新增两个要点

提倡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①定时进餐的重要性

近 20 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

但经常饮食不规律,不仅会增加暴饮暴食风险,进而增加肥胖、超重风险;还会影响肠胃功能,损伤胃肠黏膜,诱发肠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影响到机体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增加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固定三餐时间,定时定量。

②水,也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我国约 2/3 的居民饮水不足。当身体缺水时,以下这些危害可能悄悄来临:

血液流量下降,体内运送氧气量减少,更容易产生疲劳感;

皮肤更脆弱,提早出现皱纹、干燥、老化等;

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栓风险;

摄入水分不足时,排尿次数减少,增加了结石风险……

因此,新版《指南》提倡足量饮水、主动喝水、少量多次,低身体活动水平下的成年男性每天应喝 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应喝 1500ml。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①烹调建议以白灼、清蒸、水煮、凉拌等清淡方式为主,少煎炸熏烤。

②挑选食材最重要的是讲究新鲜卫生,并尽量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鸡蛋、三文鱼、贝类、芥蓝等。

③看标签,主要包括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食材在配料里的位置越靠前说明含量越高;营养成分表主要选蛋白含量高些、脂肪和钠含量低些的食品。

4.兴新食尚变为公筷分餐

针对疫情,膳食指南 2022 也提出了新的准则,公筷分餐,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2

膳食宝塔微调了“推荐摄入量”

1.谷薯类拆分,更讲究多样化搭配

之前谷薯类一共 250~400 克;现在直接把薯类拆了出来,即每天谷类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 50~150g),另外建议每天薯类 50~100g。

从食物总量来看并没有变化,只是强调了“粗粮+薯类+杂豆”的思维,能更好地提升主食多样化的意识。

常见的薯类,包括了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可以代替部分主食。

2.强调每周至少吃 2 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新版指南将禽畜肉、水产、蛋类合并成“动物性食品”,突出每周 2 次水产,每天一个蛋。

①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脂肪酸比例也更优质,更有利于心血管系统保护。

优先推荐富含 DHA 的三文鱼、鳕鱼、鲈鱼、带鱼、青花鱼,富含锌和铁的蛏子、蛤蜊、牡蛎、河蚌。

②鸡蛋号称“全营养食品”,其营养价值也近乎完美,含有维生素、叶酸、胆碱、卵磷脂,以及钙、铁、硒等矿物质,所以每天一个是必要的。一些人群担心其胆固醇含量,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胆固醇的影响。

3.增加奶及奶制品摄入

奶及奶制品摄入由 300 克改为 300~500 克

牛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元素,又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既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又能帮助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是不可多得的“平价滋补品”。

疫情期间,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中,也提到要保证各类人群奶类的摄入,以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除了牛奶,还有酸奶、奶酪、舒化奶、奶粉可以选择。

4.减少盐摄入

此次指南中进一步降低了盐的摄入量标准,从每天 6 g下降到了 5 g

有研究显示,中国居民人均每天吃盐高达 10g 以上,摄入食盐超标人数高达 75%!高盐饮食增加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风险。所以控盐一直是关键,日常可以这样做:

日常控盐小技巧:

①在菜肴中适当加入葱、姜、蒜、胡椒等香辛调料,帮助掩盖低盐后的清淡口感;

②快出锅前放盐,能更好地保留咸味;

③平时还可以使用限盐勺子;

④尽量选择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

03

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国外有一些健康的膳食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如:地中海膳食模式、得舒饮食模式等,而 2022 版膳食指南首次提出“东方膳食模式”。

专家们分析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膳食模式和居民健康状况,发现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居民,高血压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

因此提出以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天天有,并且拥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



相关阅读
  • 干锅鱿鱼是一道以鱿鱼为主要食材,配以辣椒、花椒等调料炒制而成的川菜。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干锅鱿鱼做法:所需材料:鱿鱼:500克干辣椒:适量花椒:适量姜蒜:适量青蒜: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鸡精:适量葱花:适量食用油:适量步骤:鱿鱼洗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备用。干辣椒剪成小段,花椒略
  • 都说广东人会做汤,闻名于世的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就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汤。当你留恋于各大小酒家食肆之时,总感觉汤品点不完,不胜枚举。应该说,广东人做菜、煲汤都要讲究“清、鲜、嫩、滑、爽、香”,处处追求时鲜和本味,盐也尽量放得少。八大菜系然而,现在有很多家庭是这样的,孩子们读书的读书、上班的上班,真正不用
  • 咸蛋节瓜肉片汤作料:猪肉片 1 份(见“一般滚汤”)节瓜 1 个约 250 克(9 安士)卤蛋 2 个干草菇 15 克(1/ 2 安士)沸水 4 杯准备:1、照“一般滚汤”谱切好肉片并调味。2、草菇除沙泥,用半杯水浸软,留浸菇水。3、节瓜去皮切骨牌块。卤蛋分黄、白,蛋黄一分为二。做法:1、3 公升深
  • 现在许多酒店流行用农家大锅土灶做招牌,让整个大厅飘香四溢,点击率自然升高。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三款招牌土菜吧,学会了做法,一年四季能卖,同样会让你的酒店大厅香味扑鼻。奶香蒸荷叶饼蘸鹅块汤 农家老鹅锅贴土特色 因为农家老鹅是素食动物,所以鹅的肉质非常鲜美,我借鉴舌尖2中的一道“铁锅炖鱼贴饼”的农家菜,鱼肉
  • 狗肉炖鸡蛋主料;净鲜狗肉750克,鸡蛋500克。配料;姜、大蒜籽各10克,葱50克。调料;料酒10克,茶油150克,味精2克,酱油、整干椒各50克,辣酱20克,精盐、八角、桂皮各5克,鸡汤1000克。制法:1、狗肉刮洗干净下锅煮至断生,改刀成厚1厘米、长5厘米的块状待用。2、将鸡蛋煮熟、去壳待用。3
  • 这个时节最适合制作的就是腊肉或者腊肠,但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怎么样才能更好更长久地保存这些腊肉或者腊肠。都是直接就将腊肠,塞进冰箱就好了,虽然这样子是可以很大程度上保存腊肠。但是这种方法保存之后的腊肠,可能味道和口感都会差很多。既然已经下了功夫去研究制作腊肠,就不要贪图方便,省下查找如何保存的这步。其
  • 汤圆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汤圆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元宵必备美食。今天分享一款皮薄Q弹还流心的黑芝麻汤圆。准备的材料:馅料部分:熟芝麻80g,白砂糖80g,黄油或猪油60g外皮部分:糯米粉125g,热水105g步骤1.把熟芝麻80g,白
  • 准妈妈们一般都比较没食欲,所以,准妈妈们在正餐之外,可适当吃一点零食,让准妈妈在解馋之余,也能为自已和肚子里的宝宝补充不同的养分。1、怀孕1个月吃什么妊娠第一个月时,胚胎刚刚形成,本月的食品中应比未孕时略有增加就可满足需要,此时饮食应精细熟烂。孕妇怀孕一个月食谱:凉拌三丝、黄鱼汤、番茄炒豆腐、酸菜鲫
  • 熏腊肉要腌制的咸香,熏得色彩红亮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以下是我们客家人制作熏腊肉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1.腊肉和盐的比例以25比1为佳。也就是说一斤肉放20克盐。2.猪肉选五花肉为佳,或者猪的前胛肉,洗净切适量大小的长条,晾干备用。3.炒制香盐。为了使腊肉制作的香醇,盐需要先加入适量花椒,桂皮,香叶,或
  • 我大舅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哥,之前去云南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云南工作的那一段时间里,也结识了几位朋友;他换了新工作,要去北京了,走之前来我这里玩了3天,给我带了干松茸和竹荪,说是云南的朋友寄给他的,而他平常做饭时间少,想着我爱折腾做饭菜,所以就拿过来给我了;谢谢你,亲爱的表哥,愿你在北京的工作,生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红烧鱼美食网 琼ICP备2024042152号-5